梅雨季节结束后,余杭地区的气温逐步攀升。在炎炎夏日,空调成为了消暑的“法宝”,然而,不当的使用方式可能导致其成为家中最耗电的电器。例如,在使用空调时,是频繁开关更费电,还是持续开启更费电?这一问题至今让许多人感到困惑。
1
空调开启与关闭的能耗比较
据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、高级工程师李晋灏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,频繁地开启和关闭空调实际上比持续开启空调更加耗电。
李晋灏解释说,空调在启动时的能耗显著较高。如果频繁重启,其总能耗将超过持续开启空调的能耗。此外,空调的使用时间越长,这种能耗差异就越加明显。同时,频繁开关空调也可能对压缩机施加较大压力,缩短其使用寿命。
为了实现空调的节能,更有效的方法包括:尽量减少室内外温差,空调不使用时完全断电,合理使用睡眠模式,以及选择变频空调。
2
保持空调使用健康的八个要点
定期清洁空调
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空调,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洁。建议每半个月清洁一次滤网,这不仅有助于获取更清新的空气,而且可以防止滤网上灰尘的积累,避免进气和出气不畅,从而降低空调性能和增加能耗。
防止温度急剧变化
人体的适应能力有限,若从高温环境直接进入空调房间,或从空调房间迅速移至高温环境,都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衡,甚至免疫功能下降。
关注室内湿度
适宜的湿度对于维护呼吸道黏膜和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,因此应保持室内有一定的湿度,防止干燥和寒冷。可以通过适量饮水来补充水分,或者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放置一盆水来调节湿度,理想的室内湿度应维持在40%至60%之间。
空调温度不宜过低
空调的温度不应设定得过低,室内外温差也不宜过大,以免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,导致头晕、皮肤干燥、口干舌燥等不适,同时也会增加电力消耗。通常,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6℃至28℃。
定期开窗换气
长时间封闭窗户使用空调会导致空气不流通,空气质量下降,容易引发鼻塞、喉咙干、打喷嚏等呼吸道不适。应定期进行空气交换,建议每2至3小时开窗通风一次,每次通风大约10至15分钟,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。
防止冷风直接作用于身体
应避免让冷风直接吹拂身体,特别是头部、颈部、膝盖、腹部和腰部等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。如果冷风直接吹向头部和颈部,可能导致头皮温度降低,进而引发脑血管收缩,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长者来说,这种情况可能会严重到诱发中风。
空调风向向上更有效制冷
在开启空调进行制冷时,应将风向调向上方,使冷空气从高处向下循环。而在制热模式下,则应将风向向下调整。通常情况下,冷空气会自然向下流动,而热空气则向上,这样可以根据冷热空气的物理特性,实现更有效的自然对流。
老年人同样需要及时使用空调
老年人可能在并未感觉到热的情况下,实际上已经出现了“隐性中暑”的症状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皮肤温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,对温度和湿度的感知变得不那么明显,因此即使室温较高,他们也可能不会感到过热。
在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、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中,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脱水、散热不良、体内电解质失衡等问题,这可能导致中暑。因此,应当及时开启空调,并确保室内有适当的通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