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称中国“不讲武德”?中国暂扣印度三台盾构机,警惕印度的勃勃野心

 

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,中国对印度进口的三台盾构机实施了暂扣措施。此举引发了印度方面的指责,称中国“不讲武德”。然而,这一行为实际上是对印度日益膨胀野心的必要防范。

图片[1]-印度称中国“不讲武德”?中国暂扣印度三台盾构机,警惕印度的勃勃野心-同恩资源分享网

导言

2025年,广州港口发生了一起事件,中国当局扣留了三台原定

图片[2]-印度称中国“不讲武德”?中国暂扣印度三台盾构机,警惕印度的勃勃野心-同恩资源分享网

中国盾构机的崛起,离不开众多工程师的辛勤付出。其中,王杜娟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,担任中国铁路高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的首席工程师。

王杜娟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,2001年加入中国铁路工程装备集团。当时,国内尚无盾构机的踪迹。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,攻克技术难关。2008年,我国首台国产土压平衡盾构机“中国铁路一号”问世,成功打破外国垄断。截至2024年,中国盾构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达七成。

事件背景:高铁项目遭遇困境

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三台盾构机的故事。印度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全长508公里,旨在将两地车程缩短至三小时以内。该项目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工程,其中21公里的地下隧道,7公里位于海底,需要盾构机来完成挖掘。

2025年初,印度向德国Herrenknecht公司订购了这三台盾构机,生产地位于中国广州。然而,在运输过程中,这三台机器被滞留在港口。

这一事件引发印度舆论的强烈反应。媒体指责中国“不讲武德”,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意外,背后必有隐情。Herrenknecht公司对此表示无奈,称遭遇了“海关清关的特殊情况”,无法按时交货。

这一消息由《印度快报》报道,可信度较高。盾构机被扣事件导致印度施工计划受阻,孟买工地被迫停工。

扣留原因:稀土管制还是政治博弈?

关于盾构机被扣的原因,外界猜测纷纷。有观点认为,这可能与稀土管制有关;也有观点认为,这背后是政治博弈的结果。无论如何,这一事件都给中印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

图片[3]-印度称中国“不讲武德”?中国暂扣印度三台盾构机,警惕印度的勃勃野心-同恩资源分享网

为何遭遇扣留?原因多种多样,我们逐一分析。

首先,一种可能性是稀土因素。盾构机的电机可能使用了稀土永磁体,这类物品受到我国严格管控。

2025年,我国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,这一政策被视为对美国关税的回应。出口稀土需获得特别许可证,若印度未能准备好相关文件,设备便无法出口。这并非阴谋论,而是政策上的严格限制。

其次,中印关系紧张也是一大猜测。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,两国关系一直紧张。印度对中国进口的审查愈发严格,取消了多个中国公司的项目,如孟买单轨铁路升级项目。

《经济时报》指出,中国可能通过限制设备出口来反击。鉴于盾构机属于高端设备,对其出口进行限制足以让印度感到头疼。

另外,还有观点认为,中国担心印度会拆解盾构机进行研究。然而,印度自身制造盾构机的能力较弱,且项目主要依赖德国公司,拆解后也难以发挥作用,此说法缺乏有力证据。

还有传言称印度未支付尾款,但Herrenknecht公司和印度国家高速铁路公司均未提及此事,可能是谣言。

综合来看,稀土管制和地缘政治因素较为可靠。稀土出口限制是硬性规定,政治博弈则是现实背景,两者共同导致事件复杂化。

事件影响:项目推迟,两国关系进一步紧张。

图片[4]-印度称中国“不讲武德”?中国暂扣印度三台盾构机,警惕印度的勃勃野心-同恩资源分享网

印度高铁项目因盾构机被扣遭遇重大挫折。孟买工地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,土地清理就绪,只待机器到位进行挖掘,却无奈陷入停滞。

《印度时报》指出,隧道建设可能因此推迟数月。印度国家高速铁路公司的官员也承认,项目进度受到了严重干扰。

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·戈亚尔甚至向德国副总理罗伯特·哈贝克抱怨,称中国的这一举动影响了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。此事在《财富印度》杂志上也被广泛报道,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

这不仅影响了项目本身,也加剧了中印关系的紧张。自边境冲突以来,两国在贸易和技术领域的摩擦未曾间断。

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调查,中国则限制稀土出口,双方均未表现出让步的迹象。此次盾构机事件再次点燃了两国关系的紧张局势。

地缘政治背景:边境冲突之外的较量

近年来,中印关系错综复杂。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成为转折点,印度开始对中国投资和进口采取强硬态度。

《经济时报》提到,孟买单轨铁路升级项目因涉及中国公司而被取消。中国方面也毫不示弱,利用稀土和关键设备出口作为反击手段。

《今日印度》报道,2025年中国对稀土的管制措施扰乱了全球供应链,印度也未能幸免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